欢迎访问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网站。今天是:
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

推荐信息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» 德育工作 » 青春在线

青少年如何进行意志训练

更新时间:2010-03-02 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佚名 访问量:

训练一

意志坚持性训练

目的:培养学生持之以恒、不半途而废的恒心。

步骤:(1)讲述《小虫和大树》的故事

在非洲科罗拉河畔的一个小山坡上,有一棵死去的庞大的古树。据生物学家估计,它屹立在地球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,在哥伦布于圣萨尔多登陆时就已存在。漫长的岁月中它虽先后遭受十四次雷电的袭击,四个多世纪来无数次的雪崩、风暴摧残它,它都骄傲地挺过来了,不畏一切强暴。可是谁曾想到在一群很不起眼的小虫子的攻击下,它却倒下了。

这些蛀虫穿透树皮,蛀空树干,用它们微弱的、不间断的进攻,最终彻底瓦解了大树的战斗力。一棵参天巨树,一棵几百年来雷电劈不死、飓风吹不倒、任何力量摧毁不了的巨树,就这样被一群小得可怜的、用手指轻轻一压就会成烂泥的虫子征服了。

2)学生之间自由讨论下列问题

  a 一棵大树经得住雷击、飓风的袭击,却经不住小虫的攻击,这是为什么?

  b 小虫把大树蛀倒了,靠的是什么?

  c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?

  d 想想自己的意志力怎么样?还应该做哪些努力?

3)阅读下面的时间表,讨论坚持力的作用,并补充类似的事例

   

  

写作所用时间

司马迁

《史记》

18

司马迁

《资治通鉴》

19

达尔文

《物种起源》

22

法布尔

《昆虫记》

30

摩尔根

《古代社会》

40

4)坚持力的培养

a 为自己找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作为学习的榜样,时刻激励自己。

b 把自己近期最能说明自己的毅力、克服困难的一件事回忆一下,写出来,以便以后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对照。

c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,按计划坚持下去。不断地进行检查,看能否坚持下去。

d 用格言警句约束自己,在自己的书桌旁或房间里贴上“绳锯木断”、“滴水穿石”等字条,以提醒自己做事要坚持不懈。

    人的失败往往是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不做了,学习或做其他事情都要有恒心,自始自终,这样才能成功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训练二:

意志果断断性训练

 

目的: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作出决策,即意志果断性的训练。

步骤:(1)“如何解决问题,并且使问题解决得正确,这就需要我们作出决策。今天,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简单、有效的五步决策法。”上课开始。教师直接进入主题。

2)介绍案例:学生甲家里买了两辆摩托车,他的哥哥是摩托车手。有一天恰好星期六,学生甲对学生乙说,我哥哥已经教会我骑摩托车了,明天我们开车到郊区玩去,咱们俩一起去,我带着你。

3)教师用五步决策法分析学生乙该不该去。

第一步:明确情节。学生甲确实会骑摩托车,但是他没有执照,并可能是没得到家长、哥哥的同意,私自骑车。

第二步:思考自己的选择。学生乙只有两种选择,一是接受邀请,一是不接受邀请。

第三步:利用批判性思维,推测两种选择的可能结果。

1 探究性问题:甲的技术可靠吗?路上会不会出事?如不去,甲会怎么样?不高兴或无所谓?

2 搜集资料与信息:乙对他的技术不了解,有可能会发生意外。另外,无照骑车是违章行为,警察可能检查并给予处罚。如果私自开车出去,会引起双方家长生气,万一出事家长要互相责怪,甚至会闹到法庭上,等等。

3 评价:经反复考虑,认为利小于弊,接受邀请是不恰当的选择。如两人的关系是健康的、友好的,甲不会因此而埋怨乙。

第四步:作出决策,采取最佳选择——谢绝甲的邀请,并尽可能说服甲也不要骑摩托车出去玩。

第五步:检验决策后果。乙重新思考自己的决策及其结果。

4)教师给学生提供练习,供学生分析。如:a 几个同学准备退学做些生意,并请你一起去; b同学借给你一套很精彩的武侠小说,但要你在两天看完,可三册书又很厚,这种情况你怎么办?要求学生按照五步过程解决(每人只选择一种情境,学生亦可自己设计情节)。

5)教师请某一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,然后总结,并指出哪一步最难,哪一步最容易,哪一步学生做的最好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训练三:

挫折应对训练

目的:使学生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,帮助学生建立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,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。

步骤:1)组织辩论赛

正方:挫折是成功的前奏

反方:挫折使人失败

教师小结:人生是所学校,在这里,挫折是最好的老师。当你遇到挫折时,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,而且永远适用,即决不放弃。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没成功,那么换一种方法,不行再换另一种方法,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止。任何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挫折、失败是成功的前奏。

2)结合辩论赛进行讨论

a 如何理解挫折的含义?

b如何正确面对挫折?

3)寻找名人小故事或生活中真实的例子,看看他(她)们是怎样应对挫折的,对你有什么启发。

4)回想自己遇到过哪些挫折,自己是怎么解决的,同学间交流一下,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应对挫折。

5)教师设置受挫情境,观察同学们的反应,如:无故受到老师批评;解题时老师故意给错数,怎么也解不出来。结合他们的表现,教师讲解有关挫折的知识,指导应对方法。

6)总结: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,知道了这一点,我们就应该使自己有所准备,自己多掌握一些本领,用以战胜将要面临的困难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训练四:

意志独立性的训练

  目的:帮助学生避免盲目依从别人,培养独立性和自主性,了解社会的从众心理。

  步骤:1)教师事先画好两张图片(图片一中的线段a同图片二中的线段c长度相等),然后找七位同学,让他们都按照教师的意图回答。实验前必须保密,回答时要严肃自然。

2)教师将两张图片挂在黑板上,然后请同学们回答,图一中的线段a同图二中的哪条线段长度相等。

先依次找布置好的七位同学回答,都回答为a=d。再叫其他学生,直到连续三位同学的回答正确为止。看看全班有多少人受前边七位同学影响而做出错误回答。

3)教师揭示此种现象是一种从众现象,并举例说明社会上的一些从众现象,如衣服款式的流行、盲目消费、人云亦云等。

4)全班讨论:从众对大家有什么影响?我们应如何克服盲目从众心理?

5)教师总结,强调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,判断是非,决定自己的行动,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,人云亦云。对于自己确信的目的、目标要敢于去实现、去争取,不要怕别人议论。

提示:教师找的七位同学,要以成绩好的同学居多。同时要求他们绝对保密,以免实验失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