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时候,老师好像是一座大山,学生在下面仰望。老师的高高在上,使学生充满了一种压迫感。老师与学生的身份使两颗心蒙上了一层膜,更有甚者产生了一道鸿沟。学生不愿开口诉说他们的内心想法,教师不愿卸下威严的面具,而结果换来的是学生与教师的渐行渐远。
作为一名班主任,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跟孩子们在一起。许多时候老师是需要带着一副面具的。要将自己与学生分得很清楚,老师就是老师,学生就是学生。学生和教师需要距离,距离会让学生产生敬畏感,要是几次对学生客气了,他们会产生这个老师“好欺负”,这个老师的布置的任务就这样敷衍敷衍差事算了。害怕亲近的距离,他们便对你的要求与任务大打折扣。因此,自己总是与孩子们的距离比较远,然而一次的晚辅导,一位孩子的一句话触动了我的心弦。
放学后,我照例将一部分学生留下来进行晚辅导。复习任务完成后便可以自己做作业,这时候,有一位女生走上来,一双充满期待的眼神看着我,轻声地对我说:“谢老师,我可以坐在你身边写作业吗?”我迟疑了下,虽说心里觉得有些不大好,但还是点头同意。见到我同意,她便立马开心地去拿作业,搬凳子,坐在了我身边,遇到了难题也及时提问,没过多久,其他的孩子们也都纷纷希望坐在我的身边,就连平时不大与老师交流的学困生也拿着凳子坐在我的身边,当其中一位同学遇到了难题,在对他解答的过程中,其他人也认真聆听,可以说是一种小范围的辅导。有时,在讲解的过程中,大家还擦碰出思维的火花,在这次的辅导中,没有老师站在讲台的那种高高在上,而是大家团团围坐。这时一种求知劲头与和谐的氛围弥漫开来,在那个时候,看着一张张稚气的脸,一种温暖的气流拨动了我的心弦。我想,这是一种老师的归宿感与幸福感。
一名教师何必要板起脸孔,拉远距离的去学习?在那个时侯他们也要比自己一个人在座位上学得更有效率,并且他们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。
其实,每一位学生都非常期待老师对自己的关注,也都期待着有与老师的亲近的机会,如果老师是一座大山,那么孩子们应该是那环山的涓涓溪流,偎依着大山,而不是徒有畏惧的仰望。仁者,爱人,作为一名老师,最重要的便是对学生的那一份真切的爱。胸中常怀爱生之心,而播撒这份爱更是要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,而心灵距离便是脚下的距离。多一份亲近,那么在平日的威严中也多了一份温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