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
理劳工坊

Li Lao Workshop

理劳工坊
知行纪实 首页 » 理劳工坊 » 知行纪实
打印文章

  4月3日下午,课题组成员围绕“新课标视域下初中理科教学与劳育项目式学习融合设计与探究”主题,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交流会。会议旨在总结前期研究成果,分析调研数据,部署下一阶段工作,推动跨学科融合教育实践深入开展。

  会议首先对前期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。数据显示,37.9%的教师认为理科教学与劳育项目式学习融合“非常可行”,34.5%的教师表示“比较满意”参与课题的意愿,反映出较高的积极性。但仍有34.5%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资源“基本满足”需求,20.7%认为“有所欠缺”。在实施困难方面,“教学资源不足”(79.3%)和“时间安排紧张”(55.2%)成为主要挑战。课题组强调,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加强教师培训等方式突破瓶颈。

  

  会议深入探讨了课题的研究价值。课题组提出,融合教育需落实新课标要求,以跨学科实践为纽带,通过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,提升劳动素养与理科核心能力。例如,设计“搭建智能路灯物联系统”等项目,结合信息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。此外,课题组呼吁进一步凝练教材内容,开发校本化案例,强化学科与劳育的有机衔接。

  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难点,参会教师展开热烈讨论:物理组老师建议在教案中明确跨学科目标,结合社团课开发融合课程,如物理实验与手工制作劳动工具相结合;信息组老师建议通过校企合作引入智能开发板等器材,利用网络资源弥补教材不足;数学组和化学组的老师们则建议灵活调整课时安排,采用微课辅助教学,减轻时间压力。

  会议明确了4-5月重点工作任务:各学科教师需梳理教材中可融合劳育的章节,填写在线表格并提交案例设计;录制融合劳动教育的课堂实录,提交教案、课件及学生作品;设计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后作业,强化知识内化与应用。课题组计划于5月召开线上交流会,分享阶段性成果并优化实施方案。

  本次推进会为课题研究注入了新动能。课题组老师们将持续探索理科与劳育融合的创新路径,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,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实践范例。

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