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|||
昨天下午,田家炳实验中学初一(5)班的教室里,一堂生动的班会课吸引了记者。班会是对上一周一项“特别行动”的总结,班主任还特地邀请了家长代表参加。原来,过去的一周,初一(5)班的孩子们和班主任甘文兰老师一起,腰绑一只10斤重的米袋,感受妈妈的艰辛。大家还约定体验一周不许摘下来。一周时间,孩子们小心呵护这个“妈妈包”的同时,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男生当“妈” 第一天就出状况
甘文兰老师告诉记者,她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发现,很多家长对孩子不求回报,只希望孩子生活得快乐、自信。但他们忽视了一个细节,不懂感恩的孩子长大后很少会感到满足快乐。为了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父母的不易,她决定用绑“妈妈包”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体验。为了增强真实感,米袋中还装了两只生鸡蛋,要求孩子们在一周的时间里,保护鸡蛋不受“侵害”。
腰间系上10斤“妈妈包”,还要照样上课、做操、上体育课,刚开始当“妈”的第一天,孩子们都累得有些“直不起腰”。更让孩子们感到异样的是学校其他班级同学的眼神。尤其是男生腰间绑着米袋,很多小男生感到很难为情。
男生曹梓文当“妈”的第一天就出了状况,有一只鸡蛋碎了。“我第一次感受到责任感。对另一只鸡蛋,我倍感珍惜。”后来的几天,曹梓文做任何事都小心翼翼,另一只鸡蛋一直“完好无损”地陪伴了他一周。
从很烦到不舍 折射学生心路变化
“第一天的心情很烦,第二天有点难为情,第三天心情比较复杂,后来就变得开心,直到最后一天,我感到很不舍……”一周时间里,班主任甘老师为这个活动也下足了功夫,孩子们在甘老师设计的“作业纸”上,记录每一天的心情、想法和印象深刻的事。
袁绪同学说,身绑沙包两周,感觉快走不开路了。而母亲怀胎十月,还要继续工作,真是太辛苦了。没有挺着“大肚子”的感受,实在无法想象妈妈的艰辛。
“第一次知道,妈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来这么艰辛。”班会课上,马富含着眼泪给前来参加活动的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。
体验活动 才是“走心”的德育
“孩子们的一周的变化真大,”甘老师在一一阅读“作业纸”之后感慨道,“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,感悟到生命的意义,明白了坚持和勇敢,更多的孩子体会出父母的不易。”这一周里,甘老师还给孩子们播放了生命在妈妈腹中孕育的过程。视频播放时,有的孩子哭了。
“‘新课改'无论怎样改,德育教育仍是学生成才的立身之本。”田家炳中学张晓林校长说,体验式的德育主题活动是一种无痕的德育,避免了空洞的说教,实现了德育与心育的有机整合。
记者 蒋斯亮 文/图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