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校园新闻 首页 » 校园新闻
打印文章
 

        红红火火的牛年即将到来,手写福字,是笔尖上陈久弥香的年味,是记忆里红红火火的福祉,是民俗中传承千年的宝藏。2021年春节将至,为了弘扬中华传统,营造欢乐、喜庆、祥和的新春氛围,1月29日上午,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学生志愿者开展了写“牛”福、探“牛”巷、送“牛”气的“继承传统文化 弘扬文明新风”志愿服务活动。

        上午9:00,学生志愿者们在学校门口铺开红色喜庆的“万年红”,挥笔泼墨,或婉约飘逸,或秀丽颀长,或方圆兼备,或刚劲有力。一幅幅喜气洋洋的喜字,一句句热情洋溢的祝福语,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憧憬。周边的社区居民闻讯前来,收获满满的福气。

        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地处扬州古城核心地带,坐落在繁华的皮市街,这里纵横着众多幽静的古巷,写完“福”字,学校团委副书记陈洁老师带领学生探寻学校周围的带“牛”字的三条古巷。过牛年、探牛巷是一件趣事。

        走进黄牛巷,古巷居民非常热情,黄牛巷2号居民详细向同学介绍了他所了解的黄牛巷的历史变迁。关于古巷的名字有一个小故事,过去黄牛巷是一条无名小巷,居住过一名姓黄的男子,勤劳善良,经常帮助左邻右舍劈柴挑水,大家都称呼他为“黄牛”。之后,这名男子去世,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,便以“黄牛”命名此巷。学生听得津津有味,记住了“勤”这个关键字,认真做了笔记。

        领队团委副书记陈洁老师说:同学们,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31日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到为民服务孺子牛、创新发展拓荒牛、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,我们要牢记在心。

        到了牛背井,学生感叹扬州还有这样的古井存在,都想体会一把从井中取水的过程,周边居民也给学生讲解了这口古井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。居民还叮嘱学生,吃水不忘挖井人,你们要学会感恩。

        踏进牛奶坊,据说,旧时是饲养乳牛的地方,因此得名。领队陈老师对学生说:牛吃的是虽然是草,但是给人们带来的是营养丰富的牛奶。新时代的志愿者要学习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。

        在古巷送福过程中,一家民宿店的老板诚挚邀请学生进门参观,向学生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,展示了他取得的成绩,他表示,我们要充分挖掘扬州古巷的潜在价值,进行创新,让扬州这个好地方越来越好。学生感叹民宿老板的创新理念,纷纷表示自己也要有长远的学习规划和目标,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踏实勤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感恩乐观,争当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好少年。

        学生在感受古巷文化的同时,也向古巷居民传播了长者先动筷、文明用公筷;出行礼让斑马线,开车不加塞;过年期间不大操大办、铺张浪费;文明健康,文明“四不落地”等。

        此次活动学生在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,向古巷居民传播了文明新风象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,新时代新形势对教和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不断使教育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。而教育最好的老师是生活,最好的课堂是实践,最好的教材是社会,让孩子走出家门,走出校园,走进社会,以活动为载体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

苏公网安办32109202000109号